當孩子的反應不如自己預期時
已更新:2021年10月13日
2018年4月21日 記
在課堂中。 孩子的狀況五花八門, 有活潑認真的~ 有失控暴走的~ 有安靜努力的~ 有大哭想睡的~ 有乖巧配合的~ 有黏人不放手的~
無論是哪一種~老師都歡迎 因為在家裡是看不到孩子 面對外在環境 或是針對老師給與的指令 而作出不同的反應及思考 很多時候可能跟在家裡是截然不同。
透過孩子的各種反饋,我們才會了解孩子需要加強努力的地方。
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在努力的~ 當他們拒絕的時候, 或是跟預期相反的時候, 請不要氣餒, 可以試著站在他們的角度去了解他們真正的想法 因為那很有可能是孩子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,
我們可以替孩子表達~
「是不是怕自己做不好?沒關係麻麻跟你一起做。我們一起努力。」
「是不是都不認識大家?會害羞,想要麻麻抱抱?」
「是不是上課太久,累了想睡覺?那我們再努力一下,等會下課就可以休息了。」
「是不是覺得這個遊戲太難?要麻麻幫你?」
「是不是不知道老師說的要怎麽玩?那麻麻教你。」
「是不是因為不知道故事在說什麼?所以你不想坐下來?」
可以發現,當孩子發現你理解他的時候,他會樂於配合,並可以明顯的做出改變。
我由衷的謝謝家長們的分享, 並樂於告訴我孩子的狀況讓我了解, 謝謝您們給予我的讚美,
而只能繼續使出渾身解數,賣力上課,讓大家們都可以透過課程快樂的學習成長
